提问
&
解答
Answers
Q
社会组织有哪些情形会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
答:
《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60号)第十一条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组织列入活动异常名录:
(一)未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度工作报告的;
(二)未按照有关规定设立党组织的;
(三)登记管理机关在抽查和其他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发放整改文书要求限期整改,社会组织未按期完成整改的;
(四)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存在《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的;
(五)受到警告或者不满5万元罚款处罚的;
(六)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与社会组织取得联系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列入的其他情形。
其中,登记管理机关在依法履职过程中通过邮寄专用信函向社会组织登记的住所两次邮寄无人签收的,视作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与社会组织取得联系。两次邮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5日,不得超过30日。
A
社会组织有哪些情形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60号)第十五条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组织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一)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满2年的;
(二)弄虚作假办理变更登记,被撤销变更登记的;
(三)受到限期停止活动行政处罚的;
(四)受到5万元以上罚款处罚的;
(五)三年内两次以上受到警告或者不满5万元罚款处罚的;
(六)被司法机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七)被登记管理机关作出吊销登记证书、撤销成(设)立登记决定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列入的其他情形。
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社会组织还将被列入重点监督管理对象,同时,在获取资金资助、购买服务、授予荣誉、等级评估等方面受到资格限制或影响。
社会组织对信用管理有异议的如何处理?
社会组织对自身信用信息、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向负责的登记管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登记管理机关经核实发现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正;经核实后作出不予更改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社会组织因失信行为被列入了活动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应如何进行信用修复?
活动异常名录实行“快进快出”原则,社会组织按规定履行了义务或者完成整改的,即可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移出;若不存在应当整改或者履行相关义务情形的,社会组织须在活动异常名录满6个月后方可移出。
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行“严进严出”原则,被列入的社会组织须满2年,且在此期间没有出现应当列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情形,方可申请移出。因被吊销登记证书、撤销成(设)立登记而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完成注销登记后,由登记管理机关移出。
案例
停止活动6个月!这个组织,被罚
民政部对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作出停止活动6个月的行政处罚
(2024年4月5日,新华社)记者近日从民政部获悉,日前,民政部对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作出停止活动6个月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将分支机构木本油料分会、森林康养分会、森林休闲体验分会委托公司运营;相关分支机构违规开展“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基地)”认定、“中国森林养生基地”认定等创建示范活动,并由依托公司与申报单位签订项目合同、收取费用;森林康养分会还存在将自身开展的经营服务性活动委托与分会负责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实施,以及由其依托公司收取会员会费等问题。上述行为,违反了我国对社会组织相关规定,构成对分支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民政部决定对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作出停止活动6个月的行政处罚,并将该会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社会组织要以相关案例为警示,深刻吸取经验教训,在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严禁违规开展评比达标表彰等活动,切实规范收费行为,严格分支机构设立,加强分支机构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风险隐患防控。
诚信是社会组织的基石
自律是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保障
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促进社会组织的诚信建设!
END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号、新华网,社协文化编辑整理。
扫一扫 在手机上阅读
国际组织案例 | 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关于“小电驴”,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公文写作 | 如何用AI让你的文字更高效、更精准、更有说服力?!
观点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长按屏幕识别二维码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