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是保持组织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今时代,领导力已经成为组织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作为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对于高效的领导力有特殊依赖。行业协会的组建、运作以及成功转型都需要卓越的领导力。
领导力决定着行业协会的目标、使命、文化与价值取向,左右着行业协会的演化与再造,也是影响行业协会绩效的关键条件。
然而,传统的行政命令式领导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脱钩、顺利转型的需要。要明确行业协会领导力的内涵及特殊性,找到关键的影响要素,探索提升和培养行业协会领导力的路径,加强行业协会领导力建设,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行业协会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一些不同于营利组织领导者的特殊素质。
领导人员“官化”现象严重
行业协会领导力建设
我国的行业协会大多产生于政府职能转移或改制。行业协会的领导也多是体制内的退休人员或领导,还有一部分是政府部门的现职干部兼任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而协会的工作人员也多是政府部门精简人员,这使得行业协会管理机构“官气”十足。这样产生的行业协会领导,
一是滥用职权
通过乱收费、强制缴费等手段为个人或部门谋取私利。
二是对行业协会的业务不熟悉
加之没有过多精力管理协会,对协会采取放任的态度,使协会管理混乱,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多数行业协会的领导者年龄老化
不仅工作缺乏创新和前瞻性,战略规划能力缺失,而且受到自身的教育背景、社会阅历、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只能勉强维持组织的基本运营,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加强协会的建设和管理。
领导决策机制失衡
行业协会领导力建设
行业协会普遍的机构设置包括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以及监事会等部门。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作为行业协会的决策部门,负责制定协会的各种决策。但部分协会的机构设置并不完整,缺乏监事会等权力监督机构。
多数行业协会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是名义上的领导机构,规章制度大多停留在组织章程层面上,理事会并没有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也未曾发挥应有的职责,成为典型的“橡皮图章”。
随之而来的是,真正的决策权力掌握在少数几个高层领导者手中。有些行业协会完全是秘书长一人掌管,一人说了算,致使领导者权力过分集中,“卡特尔”现象*普遍存在。
注:“卡特尔”现象即同业联盟,是指厂商作出一种合谋(Collusion)行动,团结一起以控制生产量和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及合力防止新竞争者加入市场。这一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的竞争。
缺乏有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行业协会领导力建设
行业协会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教育与培训、咨询、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这些大多是俱乐部产品和公共物品,是无形的服务类产品,而产品质量的评定却是一大难题。
虽然现在国家对行业协会整体发展状况的评估考核体系逐步完善,但有关协会领导的考核标准和方法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这些难题对传统领导测评机制与激励机制都构成了挑战。
由于行业协会收入的不可分配性,其对领导者的激励只能是精神和名誉激励。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协会领导的付出不能及时得到认可和肯定,有时领导者连精神上的激励和鼓励都无法满足。这必然会打击领导者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懈怠情绪,影响行业协会整体领导力。
行业协会领导力建设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通过组织制度代替个体领导者能力发挥,或通过制度工作将领导力根植在组织中,构建有效的制度化领导力。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重视对领导者的选拔与培训
我国行业协会的会长多是主管部门任命、推荐或是行业内的企业家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多是行业内的大企业领导担任,通过内部提拔或社会招聘的少之又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一是应改革领导聘用机制
扩大行业协会领导者的来源范围,增加社会招聘的范围和力度。在领导者换届之前做好候选人员的评估与选拔,让合适的候选人提前进入岗位以加快适应与调整,避免领导者的断层。
二是完善相关激励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留住优秀人才,通过引入新生力量提升组织绩效,防止行业协会管理过度“官僚化”。
三是做好对后续人才的培养
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增长员工的技能,激励员工迎接挑战、增长技能、积累经验,避免因换届或关键领导者的离职而使行业协会陷入危机。
完善和优化行业协会治理结构
一是落实理事会的职责和作用:
理事会应重点关注与行业协会生存和发展相关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加强行业协会制度建设和专业化建设,提高决策能力与水平。
理事会要切实做好自我治理,制定理事会工作章程、会议制度、议事规则以及会议记录管理制度,制定理事标准、 遴选办法和管理办法,提高理事会的工作效率,维护理事会公信力。
理事会要做好理事教育,帮助新任理事尽快了解行业协会业务运营状况,熟悉理事应承担的议事决策责任及工作程序,积极参与理事会活动,鼓励理事为行业协会发展提供经费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实行民主决策机制:
行业协会领导是重大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应避免对个体领导者的过度依赖而形成个别人控制协会的情形。应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鼓励行业协会会员积极参与到决策中,提高决策的合法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① 明确决策的主体和职责。会员大会是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应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才能召开,相关决议必须经半数会员表决通过才能生效。
② 明确决策的内容,包括人员的选举、组织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以及监督与激励机制等内容。决策的内容要分清轻重缓急,先解决重大战略问题。
③ 注重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在决策的每个环节都应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决策的每个步骤都公开、民主。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
① 强化行业协会内部自我监督机制。行业协会内部自我监督主要包括监事会监督、理事会监督以及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的监督。目前,多数行业协会都设置了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但是监事会制度缺失比较严重,应优化和完善组织结构,设置监事会,有效预防领导层滥用职权及违规行为。
② 完善外部监督体系。除政府部门对行业协会的监督之外,还应完善多元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通过提高公众的监督意识,加大媒体监督力度以及设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等措施,从而加强对行业协会领导者的监督。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
行业协会的领导,如会长和理事长,多是不拿薪水,全凭志愿精神为协会服务的。由于行业协会的非营利性,员工的薪酬水平比同级别商业企业员工要低,这增加了管理难度。
作为理性人中的经济人,行业协会领导也有一定的利益追求,在物质利益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必须在非物质利益方面予以加强。为此,应采取多样化、差异化的激励方式,如提升个人满足感、声誉和社会地位等,以此促进行业协会领导力建设。
加强对会员企业的管理
行业协会是会员企业的利益表达和维护渠道,是同行业内的企业为了共同利益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其追随者主要有会员企业、出资人等。
会员是行业协会的根本,为会员服务是行业协会的主要业务。协会领导者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组织架构设计,维护会员和行业利益,帮助会员企业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推动协会的不断发展。
协会领导应增强沟通和协调能力,增强对会员企业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完善对协会会员的管理制度,保障会员的利益;强化信息公开,增强行业协会公信力。
注:本文来源“领导科学”,作者李利利、刘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