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陕西日报,记者徐颖;配图见标注。
“冯老师,您看下周这么安排可以吗?”
“注意及时到田间查看一下试验田小麦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方及时补种……”
9月24日,北京时间21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冯佰利正和远在白俄罗斯国立农业科学院的硕士生王海强通电话。
眼下,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双方联合选育的小麦新品系已进入白俄罗斯小麦品种适应性鉴定,即将进行推广种植。
农业农村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陕西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试点示范项目,通过规模化种植、现代化管理、品牌化运作等手段,拓展农业农村领域的“标准化+”效应,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标准“走”出去 共育“金种子”
“在示范园,我们实现了从种质资源鉴选评价与利用、新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研发到各项技术标准、生产标准的制定以及农业机械的输出。”冯佰利说。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农业科学院在白俄罗斯联合建立了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示范园的首席专家,冯佰利5年来频繁往返于两国之间。
建园以来,冯佰利和团队先后将小麦、大豆等优良品种运抵白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国立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展小麦以及谷子、糜子等杂粮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建立了一套易推广、可复制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2022年,该示范园获批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项目。
2023年,两国联合选育的小麦品种“XN198”进入白俄罗斯小麦品种适应性鉴定,已扩繁12公顷。
冯佰利和团队还先后制定14项外文版农业技术标准,出版了一部包含7项农业技术标准文本的专著,探索出一条我国农业技术标准随着技术交流“走出去”,在境外示范应用并转化为当地标准,最终实现标准互认的新路径。
近年来,陕西以标准化为桥梁,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累计主导国际标准6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847项,以标准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从首次出口到如今90%的产品销往海外,谭娟仅用了3年时间。
“这两年出口形势不错,客商都说我们养的冷水鱼品质好。”9月25日,佛坪县秦地南生态渔业产业园负责人谭娟说。
2014年,在外发展多年的谭娟回乡创业,依托秦岭南麓的区位和渔业资源优势,在汉中市陈家坝镇陈家坝村创办了秦地南生态渔业产业园。
干一行钻一行。谭娟按照生态养殖、科学养殖的思路,建立冷水鱼繁育、养殖、疫病防控、质量控制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目前,该园区养殖10个品种共计30余万尾鲟鱼,已成为陕西微流水养殖规模较大、养殖鲟鱼品种最多的渔业园区,累计出口鲟鱼395吨,创汇1126.2万元。2022年12月,该园区获批建设国家冷水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发展冷水鱼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国家冷水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助推冷水鱼产业链延伸发展。”佛坪县市场监管局局长王涛说。
2023年,佛坪县冷水鱼养殖产量950余吨,渔业综合产值达2000万元,同比增长13.3%。
去年以来,陕西着力推进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以提升试点项目生产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辐射引领效应为着眼点,认真制定建设目标,严格关键环节管控,确保试点建设进度。
扬优成势做强区域品牌
9月的南泥湾,金灿灿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水稻成熟后,我们会按照订单给你们发货。”9月26日,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浪和老客户沟通发货时间。
说起今年的销售情况,刘浪很是欣喜。
“今年,我们种植的贝贝南瓜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就卖完了。精选优质稻种种植的水稻,销路也没问题。我们生产的南瓜和水稻,比同类产品价格要高出一倍。”刘浪说。
南泥湾风景区
图片来源:文化陕西 陕西发布
2022年,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获批建设国家南泥湾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标准化示范区。为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公司从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体制机制着手,逐步完善了生产技术、质量安全、运营管理等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标准化意识、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
“好产品离不开好品牌的加持。‘南泥湾’3个字就是我们发展品牌经济最有力的保障。”刘浪说。
在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开展了农产品有机认证和富硒认证,着力打造大米、南瓜等特色农产品,做强做大“南泥湾”“南泥湾九龙泉”等区域品牌,推动“标准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有机融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发展模式。
近年来,陕西立足全省资源禀赋,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紧盯科技创新转化、优势领域深化、传统产业优化,以多元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业发展,不断强化区域土特产标准化引领支撑作用,围绕我省乳业、茶叶、蔬菜、苹果、猕猴桃等8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陕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